國考大戰烽煙再起,充當炮灰不如另辟蹊徑
201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結束,新一輪國考大戰也成為不少人熱議的話題。隨著應屆畢業生的逐年增加,報考公務員的人數也在逐年遞增。本次國考共有152萬人資格審查合格,但實際參加考試的共有111.95萬人,40余萬考生棄考。 實際競爭比例仍接近59:1,為近3年最高。這也就意味著,在60位考生中,只有一名幸運者勝出,其他人則都將充當炮灰的角色。
在弘成教育來看,面對“一崗難求”的廣大國考考生,不如將重心放在如何獲得能力的提升。自引進職業培訓以來,弘成教育一直關注著各高薪行業動態,其中IT工程師、建造師的平均年薪都已達到或超越六位數字。與其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不如另辟蹊徑尋找成功之路。
公務員考試并非最優選擇,畢業生轉換價值觀念是關鍵
雖然考生們希望通過國考獲得“鐵飯碗”的夙愿無可厚非,但事實證明會有大批考生被國家單位機關拒之門外。通過提升自我價值,改變這種“非國企或行政機關不去”的觀念則是現今年輕人求職發展的當務之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菲爾普斯在今年9月份,為中國經濟出謀劃策時也提到,“很多受教育程度良好的年輕人,都擠著想去做公務員,這是一種嚴重的浪費”。
英語專業畢業的小王曾多次參加國考,但每次均無功而返。經歷失敗的他反思了自己求職不順利的原因,不算過硬的英語基礎和比較單一的求職范圍都限制了他的求職之路。因此,對計算機比較熱衷的小王毅然選擇通過網絡教育學習計算機專業,并接受了一家小企業軟件測試員的工作。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將所學運用在實際工作中,輔以自己的英語水平,很快晉升成為企業的高級員工,并在近期跳槽,一躍成為一家外資IT企業的高級程序員,月薪過萬。“通過提升個人能力將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中,還是和千萬人爭奪一個自己不熟悉的崗位,哪個更靠譜一目了然。”他這樣做出總結。
弘成教育集團CEO丁向東認為,個人在職業上能否成功,主要取決于價值觀是否正確。只有能力和學歷均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才能讓自身價值得以實現,晉升與發展都會水到渠成。一味憧憬公務員的“舒適”而不考慮提升工作能力,以現在公務員錄用標準來看,即使被錄取也會面臨被淘汰的險境。
作為中國在線教育的踐行者,弘成教育一直強調學歷和能力的雙重提升,并設計出符合多種類型用人單位需求的在線課程。通過在線教育學習的人們既可以在網絡中獲得國家承認的高學歷文憑,又能夠獲取符合該專業用人單位的需求,從此實現個人的價值再造,讓他們職業有所提升,不僅僅找到工作,還要找到好工作,真正實現學以致用的目標。
上一篇:山里娃闖重慶 報網教進外企
?2001- 弘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