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來。上班族如何在職場中做到不可替代?
日前,清華、北大聯合調研了995家中小企業的現狀,其中一項是——如果不開工,企業還能維持多久?根據調研數據顯示,34%的企業只能維持1個月,17.91%的企業能維持3個月,僅9.96%的企業能維持6個月以上。
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導致很多企業資金斷流、被迫宣布破產,而員工們在一再地延遲復工通知后,等來的卻是公司解散。
?隨著疫情的蔓延,高昂的運營成本和低迷的市場狀況使得還在苦苦掙扎的企業也不得不尋找自救之路,以幫助企業自保度過難關。在這一場不動聲色的“末位淘汰”中,弱者還在觀望,而強者早已居安思危為自己的職場生涯增加了砝碼。
疫情之下,上班族人應該如何應對?
1、學會居安思危,增加應對能力
人們常說,居安思危,就是隨時有應付意外事件的思想準備。很多人還在坐以待斃的等待疫情結束,而有的人早就把這段時間當做跳板,不斷地充實自己。這個世界變化的太快,我們無法預知下一秒會出現什么,也不知道何時會被他人取締,但我們能做的、能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就是把自己變得更優秀,在意外來臨時可以優美轉身。
2、轉變固有思維,打破舒適區
這次突如其來的疫情與其說是意外,不如說是打破我們“舒適區”的契機,讓更多的職場人不再坐以待斃而是早早籌謀。很多學員利用這大段的隔離時間一邊學習提升學歷,一邊留意著適合自己的機會,化被動為主動,將未來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弘成教育專注繼續教育20余年,用心讓你成為更好的自己。請掃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