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天來,天津牽動著億萬中國人的心。對于災難,無須贅述。然而對所有關于此次事件的聲音來說,筆者不再為“最帥的逆行”感動,不再為責任人的不作為憤怒,更不為確切的傷亡人數疑惑,而只是在靜靜的想,當災難來臨,真正能夠拯救我們的究竟是什么?
根據報道,傷亡最嚴重的是沖在救火第一線的消防隊員。從網友拍攝的現場來看,第二次爆炸的火焰高達100米以上,而且沖擊波擊破2公里以外的門窗。面對如此化學品爆炸所引起的火災,消防戰士勇闖火海,搶救生命財產書寫了可歌可泣的英雄贊歌。但是當危險來臨,作為普通群眾我們又當如何?
很多案例表明,建筑設計的不合理、安全意識淡薄、自救知識匱乏等問題是造成災害及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在這次大火中,不少群眾就是在缺乏自救知識的情況下造成混亂,并給救援帶來更大的難度。對于這些知識,人們平時總是疏于考慮,并因此埋下災禍的種子。如果我們能夠在平時多學習一些相關自救,安全生產的知識,對安全隱患及時處理、上報,還會引發如此的慘劇嗎?
筆者曾經在弘成學習中心報讀過網絡學歷教育,對網絡學習很有感觸。這種學習模式可以讓人們在不耽誤工作、生活的情況下,隨時隨地進行網上學習。而更主要的是,這種學習可以通過網絡技術模擬不同專業的實踐環節,有效的提升應用能力。如果有專業的部門,利用網絡技術,幫助群眾去了解國內外先進的安全知識,并讓人們在網絡模擬中進行實踐應用,強調重點;而不僅是形式化的火災演習,一定會在災難來臨時派上用場。
由此筆者也總是在想,如今的網絡如此發達,人們少花一些時間上網購物娛樂,多在網上學一些護理學知識,就能照顧自己或他人;多學一些藥學知識,或許就能更加健康,多學一些安全工程的內容,說不定就能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在危難中救人于水火。有時候,我們學習不一定就是追求大富大貴,而是為了更好的活著。
災難固然可怕,但通過災難能讓人們有所觸動,專注安全知識的掌握,最大限度的降低災害的發生,一切的損失與犧牲就是有價值的;反之在災難之后,如果我們只會發微信、求視頻,祈求災難不要降臨到自己頭上,那才是令人絕望的。
?2001- 弘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